请相信,壶也是有生命的。 如对一个人的观感,首先来自外在的容貌,连同那不经意间流露的气质,会形成难以讲明的印象。通常可用语言表达的五官或端正、或失调,身材或丰满、或骨感,穿着或朴素、或奇异,气质或庄静、或妖媚……诸般标准,同适于对紫砂壶的赏判。 人们以为“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需要吗?不需要吗?其实要真的没什么由来,那是很不客观的。有因才能有果,必定对方有一种独特的东西让自己欣赏。不管是怎样地开始,一见钟情,或是苦苦追求,都是缘分的发生、捕捉、和结成的过程,壶也如此。 古来就有“拟人”的文学手法,将物“拟”成具有“人”性的活的东西,彼此间也就有了对话的可能。这是古人审美趣味的精妙之处,是与自然合一的冲虚境界,是认识世界的美好情怀。通过拟人,“物”、“我”之间认识的隔阻不再明显,每一物都是可令人亲近的,因它已被赋上理想的生命和精神。“物、我”之情由此而起,相互通转、互为镜鉴。于是,有尊物为“中书君”,也有称人为“榆木疙瘩”,诸如此类的拟人拟物,物、我两忘,浑为一体。 壶非自然而生,但它由泥土制成。所有类似的传统文艺作品,都有着被“赋性拟人”的潜在生命力(一切脱离自然的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则断不会有)。那么,我们捧一把壶,或仅仅看一把壶,将促成怎样的情缘呢? 壶在未遇多情者时,只是一物。此种多情,正如对池塘涟漪,旁人无如之何,而偏有叹之谓“吹皱一池春水”者。可知若无此情此心,则纵有斯物斯景,也全无妙趣文章。如此推及万端,则自然中无一物不可歌咏,无一物不可相与。用时鲜的话讲,叫做“生活情趣”,这样的好处不必多言。 此处所讲的壶,必要以严谨用心做成——不可拂违自然天性,否则便是对着“呆物”多情,有“对牛弹琴”之嫌。(当然,偏要促成两个“呆物”的“对话”,亦无不可。)那么现在,一壶当前,君欲作何评赏呢?
已阅:2319 发布时间:2008-11-30 16:12:08 发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