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简介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宜兴蜀山人顾时和先生(1913-1987)从无锡师范毕业后,在蜀山古南街创办了民乐书局。蜀山古南街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当时的民乐书局主要经营教育、医学、工艺等书籍以及文房四宝。顾时和先生对紫砂有超前的鉴赏能力,和当时同在古南街的顾景舟、徐祖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之父)、毛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之父)、谈尧坤等一批紫砂前辈成为莫逆之交。顾时和先生以”责任持家、诚信经营、济人之困、和气至祥”为人生哲学,深受街坊好评。民乐书局成为当时蜀山百姓的文化生活之地,也是紫砂艺人喝茶下棋交流的地方。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民乐书局停办。 进入二十一世纪。顾时和先生的后人秉承民乐书局诚信经营的原则,开办了阳光书店,主营陶瓷和书画。原宜兴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陶瓷学会副会长、著名画家张志安教授写了店牌,并题赠了“阳光乃生命源泉,书店是知识宝库”的楹联。阳光书店又出资修缮了蜀山古南街民乐书局旧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欣然为其题写了“时和轩”和“民乐书局”,并书赠了“屋近荆水笔墨润,窗倚蜀麓琴书香”的楹联。 2011年,整合民乐书局、阳光书店、时和轩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宜兴市古南街紫砂文化有限公司。徐飞教授为其设计了“古南街”标识。现在古南街紫砂文化有限公司已成为陶瓷和书画的文化交流之地。 |
古南街风貌 |
蜀山古南街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南临蠡河,北依蜀山。街长达千米,宽仅三、四米。街房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如晒衣服,只需将一根竹杆从自家窗户架到对面人家的窗户即成。自然平衡的临街风景线日复一日在延续着老街如江南细雨般湿漉漉的故事。倚门而坐的拣菜妇人、手摇蒲扇赤膊下棋的老人、手捧紫砂壶的壮汉、在街角摇尾走过的小狗、透着阴暗光线的搓麻将人……这些场景,使典型的明清江南古老街,顺着贯穿陶都古镇的蠡河水,流淌着陶都的诗味韵味。紧闭的门,虚掩的窗,泛着鱼鳞光的石条路。依着蜀山的墨绿山影,就着蠡河的汩汩水流,数千年来,曲曲折折古南街的破旧屋檐以自身浑厚的民俗文风积淀,养出了陶都的性灵,育出了紫砂壶的浑厚。南街走出了许多值得敬仰的人物。这里走出了一批制制壶大师朱可心、顾景舟、裴石民……他们值得古南街骄傲,值得行走在南街上的后人们投去敬佩的目光。
作为江苏省第一批古建筑保护单位和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蜀山老街,旧时是繁华热闹的“紫砂一条街”。这里,过半的住户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他们利用自己的住屋,后屋为制作生产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经营。整个老街,足有三十余家紫砂陶器店,可见当时紫砂业的兴旺。除陶器店外,老街还有茶馆、布店、五金及小百货店,都以家庭为中心,他们相安无事,童叟无欺,过着与世无争的自足日子。老街边上的蠡河则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木船,有渔民,有运输蔬菜的乡农,更多的则是陶瓷制品的运输船,通过这条河,把南街的陶瓷运到了四面八方。如果说,蜀山给了老街以厚重的支撑外,那么蠡河,则给了老街以延续的生机。
就象向晚乡野的农舍上飘起的缕缕青烟,南街是阴郁而清凉的,是寂寞而沉美的。它不张扬不显眼,随性自然,寂寥无语。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享誉中外的紫砂壶,而是由水、火、土所揉合成的一种质朴恬淡的紫砂精神。蜀山古南街是显得那么的孤独和微不足道,好象只能在孤芳自赏中找到自在的美丽。但是不然,老街的美是一份古色古香的返朴归真的美,是一种现代文明所无法创造的文化的美民俗的美和乡情的美。目前,南街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这是好事。毕竟可以杜绝人来人往拥攘的游客,可以杜绝提蓝小买的追逐和毁灭南街的商业俗气。南街在陶都的心脏,不喧哗不浮躁,含蓄而内敛,紫砂文化的积淀,早磨砺得它荣辱不惊。一扇幽暗的不起眼的门的背后,里面都会蕴含着一段超越时空的紫砂故事。在南街从容悠然的背后,南街的子孙们也匆匆地追赶着时代的脚步,他们用陶瓷艺术特有的魅力,为老街增添着别一种深层次的美。蜀山古南街,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自然的本真,在极端落寞的美丽中给陶都保留了一份充满了吴地文化底蕴的骄傲。
|
版权所有:宜兴市古南街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Copyrights (c) 2012-2023 www.gnjzs.com All Rights Reservered. 苏ICP备12057194号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42号 技术支持:家新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