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伟南
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窑火丹青》一书,展示了徐飞宜兴釉画艺术盘系列作品。书的序言是徐飞的老师,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孔六庆先生写的。这篇序言,把徐飞作品的特点概括得比较到位。全文引用如下: 幽深、奇丽、自然天成
今年(引用者注:2014)国庆节前接到徐飞的电话,说将出版自己的陶瓷绘画近作的画册要我写个序,我欣然答应了。不过说实话,那是师生情谊的毫不思索,对他作品的面貌我还是一片空白,因为自从1989年他南艺设计学院陶瓷专业毕业后,虽有数次见面,但尚无机会好好了解他的创作情况,只是依着印象想凭徐飞的才情必定能画出能看看的好画,至于究竟是怎样具体的陶瓷绘画创作,臆想可能是常见的或青花或新彩一类的表现吧。
谁料见到了他带来的画作图册,完全刷新了我的臆想!这批黑底之上彩釉表现的作品,充分利用窑火烧成氛围而产生的奇幻瑰丽,以质朴深厚的基本格调所显现的幽深感,扫荡了传统陶瓷绘画或刻或毛笔表现的轻秀感,标立出作者艺术追求的个性化风格表现的一种成熟。
众所周知,传统的陶瓷绘画其表现,具书法笔意的毛笔之用占主导地位。例如,自从新石器时代在陶器表面使用毛笔工具进行彩绘后,抒写性的线条是历代陶瓷绘画表现的基本要素。你看那东晋青瓷釉下褐彩的呈现,唐代长沙窑青瓷釉下彩的挥洒,宋代磁州窑釉下褐彩或粗笔或细笔的全面展开,更有定格于元、明、清时代景德镇青白瓷的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各种类表现,无不以毛笔线条表现为常态。即使非毛笔表现的刻画手法之作,如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印猪纹钵,北宋定窑的划花及耀州窑的刻花等,也深受毛笔线条的影响。因此传统的陶瓷绘画,甚至以或工笔或写意的中国画效果为追求去呈现陶瓷色料的特点,如釉下青花的明润,康熙五彩的明丽,雍正粉彩的明艳,浅绛彩的明雅,民国新粉彩的明媚等,所画恰如水墨写意的生宣纸笔触,工笔渲染的熟宣纸表现,总之适合了中国画毛笔性能表现的传统陶瓷绘画之总印象,在色釉表现的面前,可似用“轻秀”一词做概括。
而今徐飞的陶瓷绘画,在材质上变陶瓷色料为陶瓷色釉,笔性上变骨法用笔为色彩用笔,图式上变中国画为装饰绘画,从而将过去总的陶瓷绘画清透明丽风格转为现代感很强的质朴浑厚风格。虽然说,这种转变不是徐飞的独创,因为色釉的陶瓷绘画表现早在徐飞之前无论在宜兴还是在景德镇都已经被实践过,但徐飞以自己理解的图式与科班出身的西画色彩理解所表现的作品,还是利用了窑火的自然天成特性标立了幽深、奇丽的个人鲜明风格。其幽深,是因为黑底的背景给人空间感的无限深邃,其奇丽,是色彩组合的美丽往往出人意料,如画罗汉在黑底上或于忽明忽暗红釉色中闪现些粉青、土黄,或于忽明忽暗蓝釉色中闪现些粉红、淡黄,或于忽明忽暗灰黄釉色中闪现些蓝色、红色;如画舞者更利用黑底的暗而极尽各色彩交响的亮;如画西方油画人像善于将响亮之色幽隐于黑底的那种音乐感;如画江南水乡于黑底将色彩的交织等等;均是在黑底的深不可测感中显现了釉色的瑰丽!他对于色彩运用的自如使之犹如唱歌似的,自由自在地流淌出了一首接着一首美丽动听的歌。
这样的作品,我欣赏。
孔六庆
2014年10月15日晨
写于南京艺术学院
孔六庆教授的评论,从陶瓷绘画的历史维度,分析了徐飞釉画艺术盘创作的鲜明特点。徐飞教授这些釉画创作,必将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确立一席之地。
图片